《在场》2017·夏 |龚益成:心随文走,阅读自带评
作者简介
龚益成,男,70年代生人,祖籍湖北。经商,爱好文学,喜欢徒步旅行。在场微散文赞助人。
心随文走,阅读自带评
——读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
文/龚益成
作家李春雷说:“阅读是每个人的终生功课”,“一切阅读都是为了创作”。他特别强调“创作不仅是指文学创作,每个人从事的各项事业其实也是在创作各自的人生。要想使自己的人生、事业更精彩,那就要学会阅读,通过阅读,思考、选择、奋斗,达到自己的目标”。
人之初,性本懒。现实生活无时无刻不在逼迫我们去求知去懂得,而阅读,是直接方便且最普遍的途径。
我认为,阅读是一种介入。我们在阅读时会将作品中的呈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找到认同感、归宿处、触动点及其它。这个时候,评价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因为比较随着认知产生,而比较,本身就是评价的前身。
我阅读文学作品,首先会从宏观面去思考。我对其界定为作品的时代背景(当下性与否)、主旨呈现(发现的意义)和影响力(传播与公知度)。其次是结构、语言、表现方式等。这些属于技术层面的活,可起到总结、标注、或查询、印证作用。我的这一阅读习惯的保持,为我在文学鉴赏方面培养了兴趣。
作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对表现的种种饱含情感的真实场景,需要有深切的理解和独到的发现;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对这些理解和发现进行二次理解和发现,并进行对接、比较、说出,从而获得对作品感觉的呈现。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进行了二次创作,“介入”的意思与意义同时产生了。
说到“介入”,不得不说散文,特别是在场主义散文。在场主义散文竖起的鲜明旗帜即“介入”。周闻道在《在场的旗帜是介入》中,对介入主体、介入什么、怎样介入进行了明确阐述,劳烦有心人去阅读学习。在这里,我只谈谈自己在阅读中的一些体会。
对现实生活的“高强度介入”和创作主体的“全方位在场”,是文学作者应该一直秉承并坚守的写作伦理———这正是在场主义一贯最突出的强调,把它视为作家的“存在底线”———读者往往会遵循这个伦理去感受、感悟,虽然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写作伦理”的认知程度与界定不同,但绝对不会主观偏离。
我读到一篇文学理论文章说,散文与其它文体不同,在于它更多的是以“文化心灵”来打量世道人心、来烛照历史和未来。那么我有理由理解在场主义散文,就是作者通过主动介入的精神和敏锐的目光发现真相,用语言文字的表达来呈现对现实和历史的文化关怀,并使作品自身获得力度与厚度。这是我在阅读这篇文章时获得的理解,而理解同时也是一种评价。
对读者而言,散文,特别是在场主义散文,其“天然真实属性”能不能够内化为现实联想里的“真理性结构”,前提是读者是否与作品产生对话、反思、争论甚至质疑和颠覆,而这恰恰是阅读所需要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回应之一。
阅读自带评。我提出这个个体的行为判断,是我的阅读体验发现,不一定是准则。也就是说,不等于所有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都享受到这个行为过程,但却让我受益匪浅。“阅读自带评”需要读者跳出单纯的阅读界面而以“俯视”的角度去思考,不能被情节、感情牵制,往往带有三重身份,即作者、读者与评论者。这是另外一个命题方向,我不能一知半解而洋洋洒洒。
我是怎么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评论的?首先,思考一下一篇好的散文应该具备的特点,抓住了这些特点,在阅读中加以关注,同时也就进行了评价。散文体裁的形式广泛,而写作的手法亦是不拘一格,在场写作有多种可能性。所以很多因素决定了评价散文的困难性,但也不是没有脉络可循。我从一些文学理论文字中,挑选与综合了一下,一篇好的散文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以在场微散文为例说明。
一是“实”。
散文的长短不在于作者的创作能力和驾驭水平,而应是表达的必要和感情的水到渠成、自然终结。好的散文篇幅可以短小,但内容必须充实,它一定要承载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最忌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林中蔓青的《昨夜无寄》,“在场多线叙事交织构建的立体框架,让现实的陷阱处处呈现,介入非常深刻;语言也几近达到‘辞达’的效果。”(周闻道语)短短550字的篇幅,多线交织,呈现了一幅立体的社会万象图,具有广阔的容量和审美空间。阅读这样的文,我一般三到五遍,理清线索与容积量,我甚至与作者进行了直接沟通,以免理解不达文意或有失偏颇,似乎每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
二是“真”。
这里说的“真”,是指文章的叙事必须真实,作者的感情要真。著名散文家单复说过:“散文是血泪灌润的花朵,好散文都是传达作家真性情的。”巴金说:“把心掏出来给读者。”古人也说:“为情而造文。”真实是散文的生命。袁志英的《樱桃》,通过人物情感交集,呈现了人性的真实,起伏有致。楚歌的《河边,泊着一条船》,将所有的情感倾注于笔端,才有了回忆里最深的痛。这两篇文章无论叙事还是情感上,我在阅读过程中总是被一个贯穿始终的“真”字所打动。作品的“真”,是通过遣词用句的质朴无华达到的。在场散文提出的语言“去敝”就是说语言要本真。任何意义上的花哨和矫情,是散文写作的大忌,也是我最不愿去阅读的文字。现在有些文学平台,对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视而不见,表现出惊人的麻木与缺席,只求阅读与点击率,推出的文章,不是风花雪月,就是心灵鸡汤,读者已经见之呕吐,他还百餐不厌。在场一个平台编辑曾经说,这几天的文,我看了都开始怀疑人生。相信他义务劳动付出价值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了伤害。所以虚妄无根的文字,真是害人不浅。上述两文在文字方面也凸显作者的文字功底。史诗的《风从哪个方向吹来》,通篇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阅读中感觉只有平淡和舒服。当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精神在场,语言质朴,感情直抒胸臆达到畅快淋漓,在这方面呈现了散文写作的最高境界。
三是“博”。
博是渊博之意,要求作者本人博闻强记,知识层面广泛且有一定层次。在场散文是叙事散文,叙事的多样性,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以及宽泛的写作模式,决定了散文的内容广泛,可以说无题不能入文。在场微散文目前以主题征文的形式呈现,目的就是同题见高低,检验作者知识的全面性,而其唯一的共性要求就是选择题材的当下介入、意义发现。在推进的同时进行了引导式的推动,这是我喜欢阅读在场微散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是“新”。
题材新颖,构思巧妙,写作手法奇特是一篇好散文的必备条件。小河的《夜芒》能够获奖,主要归功构思奇巧,精神在场,旧题材创新意,文字也清新优雅,“以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丢失的人性本真在月光下重获回归”。首期一等奖作品林中蔓青的《六月栖栖》,选择了“户籍变更”这一既新又巧的切口,“在城市文明的梦想与质疑中,解剖了现实对理想撕裂的病灶”;鸣谦的《霄霰》,标题既新奇又有趣味性,一下子引起阅读欲望;高影新的《喊魂儿》,视角新颖,构思奇巧,“以一个生动的喊魂细节,呈现了母爱的深邃与崇高,有催人泪下的力量”。还有北京了了的《“骑”太阳》,“以奇巧的构思,机智的叙事,表现手法上一连串的复合隐喻,诠释了胜出与败北、成功与失败、崇高与渺小的对比哲学”。通读目前的在场微散文,还有很多作者喜欢搜罗一些卖点,辅以剪辑补充,另外加上本人的一番诠释,必要时还须发思古之幽情,这是投机取巧的做法,行文必不久远。
五是“趣”。
好散文,必须有很强的趣味性,这个说法我从在场阅读组郭连莹老师与眉山才子雪夫老师那里见到的。我在阅读中体会到了文章的情趣盎然会使我产生继续读下去的冲动,读后又会产生愉悦的感觉,所以我深信。散文中的趣味,我归纳了几个主要来源:日常的情趣生活经历,作者的妙笔生花,戏剧性元素的掺杂,故事性语言的可读性,小说情节起伏借鉴等。吴微的《邦达草原之春》以“人狼对峙”的故事情节起伏取胜,常中魁的《扫盲》以农村扫盲的荒诞切入夺冠,陈晨的《诗意的栖居》以美丽的死亡对生命另一种栖居方式的敬重显新,辛贵强的《骑蟋蟀经过秋天》、祁云枝的《受伤的卷心菜》、陈卓的《网》均以童话般的叙述方式获优,哭之笑之的《对话》以对话推进叙事从表现手法上见味。高影新的《喊魂儿》,构思奇巧、视角新颖见长;郭连莹的《七十岁的娘和七岁的羊》,以文题和内容的对比手法吸引;东方坏坏的《我是你姐,你是我姐》,以调皮讥俏的生动笔触见趣;杨永康的《满脸灰尘》,在触觉的混合中,展现了身体的神秘和意义……散文中的趣味是可以提炼的,需要作者平时用心积累,注意观察平凡生活中的人、事、情,并加以手法升华处理,以突出趣点效应。当然,语言的趣味性在阅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在《明朝那些事儿》和近期刷爆朋友圈的民工作者范雨素的文章中,特别明显,建议大家看一看,不要总是低头默默地拉车,还要抬头看路。
当然,评价一篇散文的好坏,标准远不止此,还应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而写作的精雕细琢亦不可少,特别是在场散文,它的特征大家参考在场理论专著,我不赘述,也说不好。
了解了好散文的共性特点,既是阅读的基础,也是评价的依据,这样阅读也显得有意义了,而心随文走,阅读过程中我们的内心也有一本帐,不是盲人摸象了。
我在阅读在场散文时,搞了个自己的评价套路,现在无私奉献出来,仅供参考。当然,这是在通读作品一遍之后,总不能一上来就对文章下套吧,毕竟我先只是读者,不是专业评论家。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阅读散文时,要找出能揭示全篇主旨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袁志英的微散文《樱桃》,以樱桃为意象,樱桃即文眼。散文中大部分运用意象手法的,意象物即文眼。史诗的《风从哪个方向吹来》,“以一个生动而富有特色的风吹细节,呈现了农耕生活的真实、质朴与美好”,风吹细节即文眼,显示当月主题的不确定性。焦元玲的《平川春雨》,“通过一场牧民转场中的春雨,呈现了平川工程的尴尬和对草原环境危机的忧虑”,平川工程是文眼,由它展开叙事。
2
抓线索
阅读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在场微散文来稿中,大多单线叙事,这样文章就显得单薄了。当然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小河的《夜芒》(前面已引用)、刘小四的《村殇》,“呈现了农民对失去土地的无奈和根丢失的无助与迷茫”;润雨的《女儿的遗书》,以令人震惊的生命之谏,唤醒人们对爱与现实的反思。复线叙事的文,在结构、张力上的审美空间更能吸引读者。鸣谦的《霄霰》“以隐忍的叙述和复线式象征,呈现了世事的浮躁和对‘文学精神’走失的隐忧”;郭连莹的《七十岁的娘和七岁的羊》,“在娘和羊、羊和儿女、七十岁和七岁、明线和隐线交织并纠结一生的分离中,呈现了母爱的伟大”。在在场微散文作者中,多线叙事并作品优秀的典型代表是林中蔓青,她的《昨夜无寄》,“以一个欲求儿女双全的家庭生育悲剧为主线,多线交织,呈现了一幅立体的社会万象图,具有广阔的容量和审美空间”。她的另一篇年度最佳作品《黑子的嚎》,“从三峡移民的时代大格局、大背景着眼,以黑子的嚎这个生动具象为线,呈现出人性的柔软与美好的时代大象”。
3
看表现手法
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是指表达技巧。阅读中我一定要明确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李慧 《窗帘的故事》,“以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生动生活图,呈现了相邻的美好、戒备与坦诚”;韩英《师道》,“以魔幻手法,引领我们重走师道古道,表达了对传统师道的敬重和师道丢失的扼腕”;邹安音的《滴血的玉观音》,“通过一个象征性的隐喻,呈现了比玉石更珍贵的价值”;李娟的《闲与忙》,“以自己独特的说文解字方式,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杨培铮的《阿婆、果树和鸟》,“于场景的变幻中,呈现出生命的原初之美,迷离惝恍而又真气弥漫”;魏永新《找不到回家路的秋》,“以近似黑色幽默的手法,呈现了底层人生存的无奈和世界的荒谬”;清无鱼的《别》,“以第二人称的心灵对话方式,写出了与长久相处的火车的情感,及对时代变迁、原有文明远逝的惋惜”;张立新的《锦绣》,通过主人公喜旺极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与成就对比,呈现了“希望”农村的乡土哲学和科技兴农的力量。
4
领会作品的主旨与意境
我阅读散文时,通过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联想,领会作品的主题意义和达到的意境,然后进行宏观归纳。列举几个好的文章:糌粑卓卓的《世界》,就是以主旨与意境的特别突出获得当期征文一等奖的,当然她的语言也好,通过对生活在最底层的两个老人相互关爱、尊重的叙述,“呈现了人性崇高的光,在生命的低处相遇时,点亮了被世界遗忘的地方”;王语轩的《老屋门前的妈妈》,主要以意境见长,“呈现了现代社会爱的丢失和觉醒,有一种催人泪下的力量”;王茵芬的《风逝》,“以顽强的生命叙事,颠覆了远与近的时空距离,呈现了命运远方的深刻哲学逻辑”;张倩男的《遗忘》用悲伤与感恩的情感着力,完成了“重返·出发”的自我救赎,并介入“遗忘”这一相关身心灵的修行命题。
5
品味语言
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性,接近口语,最好有个体性特点。文学即语言的艺术。邓文静的《从前慢、从前美》有木心遗韵,语言文字的特质化和散文性的突出使她在在场微散文崭露头角。在场微散文作者刘小四说:“其实最有力量的文字往往平实憨厚,有如路边常见的石头,它在那里,不觉得重,它落在脚上,才知道疼。或者说平静的湖面下有迂回的漩涡,那力量拽着人往下读。”相信不仅我,很多作者都为之点赞献花花。她的《碗》,语言凝炼质朴,“通过碗圆碗缺、碗新碗旧的隐喻,呈现了人性的丑陋、爱情婚姻的复杂和道德的脆弱”;楚歌的《阿婆的车站》,“以洗练而亲切的文字,通过车站意象,生动地呈现了阿婆对儿女的思念及不断走向孤独的残年处境,表达了对老龄社会的忧虑”。阅读中,越来越多的在场散文女作者的语言让人欢喜,像王晓花、何诗翌、史诗、邓文静、楚歌、袁志英等等,突出的散文性及灵动飘逸的语言,流畅自然的行文,有乐队指挥棒的魔力。特别是史诗,语言具有独特的个体性。而男性作者中,雪夫的语言和意境,有“泊心”的灵韵。
6
了解切入角度
把角度单独拿出来讲,是我个人读微散文习惯。角度找准了,我也好与作者进行隔空交流。对于作者而言,文章是平铺直叙,还是另辟蹊径找到独特的切入角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不言而喻。韩冬红的《漫水桥》,“以旁观的视角和桥的意象,呈现了不同工作组的不同作用、农民情感的纯朴和‘心桥’的重要,富有时代的正能量”;哭之笑之的《回归,回归》,“以乡音为脐带,呈现了生命的壮美与精神还乡的力量”;迟精蕊的《回家的路》,“从草原的生命体征———草———入手,呈现了在城市文明对农牧文明的侵袭中,家园丢失的纠结与迷茫”;孟晨露的《梦缺月圆》,通过一个普通的草根维权活动切入,“以强烈的介入意识,呈现了社会的复杂诡谲与正义的遥远”。
在文章推向社会后,评价立即产生,因为阅读,所以心随文走自带评。当然,评价的重点在于是不是在对作品本身内容、艺术特点、表达技巧、创作风格等方面的评价,是不是始终围绕原作展开议论,从分析中得出结论。微散文作者东方坏坏对一篇文章留言:“过分解读其实是对原作者的一种伤害。”这是作者、读者、评论者三位互动的反馈,更是一种警醒。不过,基于在阅读的过程同时评价已经产生,而留言评价又是最直接的互动交流,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作者成果的尊重,仅为一己之见,一管之窥,是应该可以理解的。至于评论的好坏和精准与否,需要后来的读者再边读边进行二次评论了。
最近,在场微散文作者孙清彪在群里说:“看大家发在群里的微散文,不客气地说,都是小说,几乎看不到一篇散文。再就是几乎每篇读来都有一种压迫感,感觉都在拼命压缩文字,让人喘不过气来。似乎550字对大家来说太少了,每句话似乎都在发电报。”这是一个有道德良知和责任感的阅读者,他的这段话,我想值得每位微散文作者思考。
(责任编辑:晓来轻酌 制作:四季芳 图据网络)
《在场》2017·夏/在场争鸣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龚益成、北京了了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杨丽、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冯露西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
在场制作:刘珍(组长)、相相、王金梅、宋小铭、四季芳、谭丽挪
特约评论员:草原凤凰、乔民英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